根据独立消费者和竞争委员会(ICCC)的说法,国际食品价格、运输成本、全球石油价格和货币驱动的通货膨胀是影响商店货架上商品国内价格的一些因素。
ICCC专员兼首席执行官包鲁斯.艾因(Paulus Ain)表示,以下是导致上述某些商品的国内价格保持在较高水平的一些主要因素:
国际粮食价格——粮农组织报告称,由于棕榈油行业的全球供应问题,2024年植物油价格上涨9.4%,大米价格上涨主要是由长粒品种价格提价推动的。
肉类价格指数也比一年前的相应值上涨了约8%。
国际运输成本——虽然国际运费自2024年7月以来似乎有所下降,但截至2024年11月底,仍高于大流行前的3331美元/40英尺集装箱,维持了我国较高的进口成本。
全球石油价格——经济发展和繁荣需要能源,然而,全球能源市场高度波动。
尽管最近有所下降,但在这个动荡的市场中应用的较高风险溢价使国际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
这会影响我们的国内价格,因为我们将国内价格与进口等价价格(进口平价价格)进行比较。
货币驱动的通货膨胀——这仍然是我国作为一个依赖进口的国家面临的短期挑战,然而,从长期来看,预计外汇市场将自我平衡,导致价格稳定。
艾因先生感谢政府决定对13种选定的基本商品/项目的价格实行商品及服务税(GST)豁免,该豁免将于2025年7月生效。
这些商品/项目是大米、鱼罐头、肉罐头、鸡肉、茶、咖啡、饼干、面条、面粉、食用油、女性卫生用品、肥皂和婴儿尿布。
艾因表示:“ICCC将支持政府缓解该国生活成本上涨的努力,在必要时与关键机构合作,确保政府的决定得到消费者的落实。”
他说,需要所有相关政府机构共同努力,以降低该国的高生活成本。
“其中包括降低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适当的税收政策、结构调整政策、投资驱动政策、审查最低工资以应对负担能力挑战、调整计划和活动以应对道路不畅、电力不可靠和安全等基础设施挑战,并通过增加创收途径来缓解我们国内经济的生活成本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