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球将要开启印钞模式,美国也难幸免?!

[复制链接]
查看: 2597|回复: 0

5757

主题

6637

帖子

22万

积分

管理员

网站创始人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8741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4 07:09: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导读 通货紧缩的迹象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闪现。美国知名财经博客PeakProsperity预计,在未来的几个月内,通货紧缩关联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很高。


温馨提示:未关注的朋友请先关注“耶鲁财富”(微信号ylcf2013)


  文|凤凰国际iMarkets,编译/双刀

  来源|凤凰财经(ID:finance_ifeng)


关于未来事态发展模型遵循的是由Itulip.com网站人员埃里克-杰内森(Erik Janszen)提出的Ka-Poom理论。


该理论是这样表述的:巨大的债务泡沫最终会破裂,首先是通货紧缩,之后由于受到惊吓,全球的央行家们将会统一行动进行大规模货币印发,这将会导致超高通货膨胀率,最后带来泡沫的爆裂。


这个泡沫首先会向内坍塌,随后朝外爆炸。这就是Ka-Poom理论。


我们追踪通缩势头已经有段时间了,在今年7月份我们就宣布通货紧缩是赢家了。


失败的战略


通货紧缩到底是什么意思?回到2008年,全球央行都面临一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承认鼓励人们以一个超过收入增速的速率来进行借款的政策非常糟糕;


第二个选择:双倍下注,加大力度推进这些早已看似失败政策。


我们都知道,央行们的选择是第二个。因此,仅仅8年后,我们在此前的债务基础上新增了近60万亿美元的债务——而这同一时期,国内生产总值仅仅增长了12万亿美元。

全球名义GDP


注意:预计全球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在2015年会达到68.6万亿美元,这和2013年相比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换句话说,全球央行在以名义国内生产总值5倍的增速来发放债务。


我们来谈谈未能从过去错误中吸取的教训…


不管怎么样,所有印刷的货币,较低的利率和新增的债务制造逼迫着全球资本去寻找去处。这些资本不会带来任何实质的利益和良性观点,它们主要目的是去追逐收益。这些资本堆积到了风险资本如股票和垃圾债券上,通常是以泡沫的方式来运转的。并且这些资本并没有进行应有的商业领域尽职调查。


央行“战略”(我们是在不严格的意义上来使用这个词的)起效的唯一途径是,全球出现快速经济增长,能让由新旧债务构成的累积债务水平显得正当合理,从而减小偿付所有债务利息的负担。


然而,可以预见的是,这样的经济增长并没出现。


也许日本的经验应能警示央行家们:太多的债务是弊病,而不是治疗方法。


从过去一个月的市场行动来判断,这种转变已经发生了。我们越来越担心,下一次的“修正”对很多人来说可能非常严峻。


红色警报灯


全球经济众多领域已释放出经济快速放缓的红色警报灯。


国际金融协会(IIF)表示,今年新兴市场的资金净流入或为负值,为1988年以来首次;今年流向新兴市场的外资较去年减少一半,而本地居民流出新兴市场的资金规模却十分庞大。


美联储正在经历困境,而全球货币市场也处于一片混乱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巴西雷亚尔在5个交易日内贬值了超过10%,随后才收复失地。本周,哥伦比亚比索贬值了3.0%,智利比索下跌了3.1%,墨西哥比索则贬值了1.9%。


马来西亚林吉特本周贬值了4.5%,韩国韩元下跌了2.7%,印度尼西亚卢比则损失了2.2%。新加坡元下跌了1.8%。南非兰特贬值了4.4%,土耳其里拉则下跌了1.4%。


值得指出的是,市场混乱并不只是局限于新兴市场。挪威克郎贬值了4.4%,瑞典克郎下跌了2.0%。英国英镑贬值了2.3%。澳大利亚元下跌了2.3%。


全球泡沫正在破裂——因此金融条件在收紧。泡沫从未能为收紧货币政策提供良机。最佳的做法要求央行家在泡沫掌握主动权之前采取紧缩措施。然而,央行家们却并没这么做,他们继续培育了过量的泡沫,为过量的泡沫提供了空间。这令货币政策走进了死胡同。


随着本周新兴市场危机动力进一步加深,向美国扩散的迹象越来越明显。说“全面撤退”在目前这个时刻可能有点言过其实了,但全球杠杆化投机群体确实是在大撤退。随着巨大的泡沫出现收缩,生物科技股票本周遭受了两位数的下跌。还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市场都表现不好。


全球范围内出现货币出逃时,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热钱投机者资金正在逃离疲弱的经济体,回流强劲的经济中心。这与流动性危机是一致的。在流动性危机中,所有借贷来的资金此前在流出的过程中带来了不错的资产收益,如今在回流强劲经济中心的过程中,这些资金所带来的正好和流出时相反。


让一个泡沫破裂从来就不会出现好结果。于是乎,央行家们只管坐视不管,继续保持麻痹状态。由于害怕全球泡沫的链条出现破裂,央行家们不敢升息,哪怕只是象征性的升息。实质上他们不再需要害怕了:不管美联储或是其它机构做什么,泡沫总会破裂。


如果你持有债券,并且担心债券的发行人会违约,那么你可以购买信用违约互换来获得一定的保险。在一个稳定的金融环境中,这种信用违约互换的保险是很平缓的(信用违约互换是用债务名义收益以上的百分点来衡量的)。它通常很接近于债券的收益。


因此,比如说你持有一支巴西十年期债券,你只需要支付债券收益以上1%到2%(也就是100到200个基点)的价格即能保障你的债券,避免出现违约。当形式发展越来越糟糕,信用违约互换的成本也开始上涨。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最近新兴市场上的信用违约互换价差:


近期新兴市场利差


你是否看到这些信用违约互换‘价差’出现了上行?我们在2008年就开始追踪这类事情。它给予我们一个清晰的早期警告:大事不妙。虽然这些信用违约互换价差的水平还未达到与嘉能可同样危险的水平(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嘉能可将会破产),但这仍然是我们在主权债务中看到的比较严重的警告信号。


为什么俄罗斯、土耳其、巴西和马来西亚的主权债务现在会飙升?因为热钱正在流出这些国家。这些国家未来出现债券违约的风险升高了。


这些新兴市场国家从各个方向都受到了压力。但那些大量借有美元借款(或其它稳定货币)的国家正在经历着最严重的痛苦。我们从《华尔街日报》(9月29日)的消息看到了新兴市场国家公司所经受的困境:


发展中国家公司的借款从2004年的约4万亿美元增长了三倍多,达到了2014年的超过18万亿美元,在债务增长中,中国占据了主要的一部分。


现在,正在实现工业化国家的前景也在迅速衰落,即便美联储铁定了心要进行近10年来的首次升息,这个举动毫无疑问会增加全球范围内的借款成本。


在新兴市场承担着超过26%的平均公司债务比以及更高的利率时,大宗商品的价格却出现了暴跌。对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来说,大宗商品是主要的出口产品。


让问题更加复杂的是,许多公司进行了大量的美元借款。随着美元兑当地货币升值,这让这些公司偿还贷款变得越来越困难。


因此遭受苦难的国家会看到大范围的出口疲软,货币贬值,本地的公司无法偿还以美元计算的债务——仅仅在11年后,这笔新兴市场公司的债务就从4万亿美元暴涨到了超过18万亿美元。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数据,债务飙升是由各个央行培育出来的。这些央行们知道如何去膨胀一个泡沫,却不知道如何去结束它。


上述文章的点睛之笔我们可以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话表述出来:大规模的债务增加意味着政府应变得越来越警惕,尤其是对金融系统重要性企业,包括银行和金融公司所面临的威胁保持警惕,这是很“关键的”。


我们把这段话解码一下,这也就是说18万亿美元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即便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出现违约,这也会很轻易的把发达世界整体的金融公司结构拉下水。系统性的危机可能会自边缘开始,随后迅速扩展到中心。


根据持有当地货币债券的DDBAX ETF,我们可以体会到那些持有美元计价债务,但却以本地货币进行业务运营的新兴市场公司所经受的痛苦:



从上面的图表可以看出,对那些新兴市场的公司和政府来说,去年是难熬的一年。目前这一切还没有见底的迹象。


美国并没独善其身


世界经济中出现的唯一“亮点”是美国,美国的表现应比其它任何国家都要好。但是你应该知道,美国政府采用了各种统计学把戏和花招以让统计结果比实际的情况要好,因此我认为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统计几乎毫无用处。


正是如此,我不太相信墨西哥在出口下跌中痛苦挣扎时,美国经济仍能独善其身,表现良好。


墨西哥出口在8月份创下了6年半以来的最大跌幅。数据显示,在2015年上半年出现不均衡增长后,8月份墨西哥工厂制造出口创下了6年半以来的最大跌幅,进口额则出现了上升。


墨西哥国家统计局表示,墨西哥制造出口8月份环比下降7.2%,在两个月的上涨后出现下跌,这是自2008年12月份以来的最大环比下跌。


墨西哥出口的大部分为制造商品如汽车和电视机。这些制造产品中的约四分之三出口到了美国。


墨西哥是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向美国出口其75%的成品。很难想象当墨西哥这样一个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在经历大幅的出口下滑时,美国的经济仍能表现良好。


2015年前七个月,美国的出口下跌幅度为5.6%,下跌到了8957亿美元。由于对中国货运量的下降,8月份,韩国的出口额调整后同比下跌14.9%,这是6年来的最大幅度下跌。按美元计算,中国的出口额在8月份同比下降13.8%,7月份同比下降8.1%。


如果上述情况持续发酵,2015年将会是自2008年以来全球贸易表现最差的一年。对美国来说,2015年也是金融危机以来出口出现下跌的第一年。上述情况还出现在了其它许多国家。


除出口外,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活动的调查还闪现了衰退信号。美国制造业调查在过去出现如此低的结果还是在经济萧条中。或许这次不一样?


美国经济有利的一面呢:强劲的房地产活动,较低的初期失业申请,不断增长的收入和开支。但是这些数据中的一部分疑云重重(近1亿的工作年龄成人并未算在劳动力里面)。而在其它方面,这些数据并不强劲到足以给我们带来太多的希望。


把这些都综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迹象表明,美国的经济非但离“亮丽”还很遥远,并且美国的经济很有可能正在萧条低迷的边缘蹒跚。很明显的是,全球经济正偏向萎缩,而不是扩张。


为什么这一切会很重要?因为早早的看出这些迹象能让我们从心理、财务和身体上为迎接下一次冲击做好准备。媒体一直描绘一幅美好的图景,这点他们做得很好。这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媒体描绘的图景误导了我们,这就不会对我们起到太大的帮助了。


可怜的是,很多人还未对接下来将要发生的做好准备。对很多人来说,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会是一轮大冲击。不是因为这些人无法提前几年看到这个冲击,从而以各自的方式做好心理和财务调整,而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去看到这个冲击。这些人选择了逃避真相,希望事情能朝着有利于他们的方向发展。


服务华人社会,打造交流平台,架设中巴新友谊金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图文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CopyRight 2016 巴新中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2021023911号-1  技术支持:金纯.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