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助屠呦呦拿下诺贝尔奖的古籍原方

[复制链接]
查看: 2547|回复: 0

5757

主题

6637

帖子

22万

积分

管理员

网站创始人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8741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6 16:2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时间2015年10月5日下午5点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奖!另外两名获奖科学家为爱尔兰的William C. Campbell和日本的Satoshi ōmura。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疟疾是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仅在2013年,就曾出现2亿相关发病案例,导致了584000例死亡案例。人类对付疟疾的最有力的药物均源于两种植物提取物,一是法国科学家19世纪初从植物金鸡纳树皮上提取出的奎宁,二便是我国科学家20世纪70年代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这是我国唯一被世界承认的原创新药。

为了研究出抗疟特效药,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了“523任务”,意在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1969年,屠呦呦和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几位同事一同加入“523任务”的“中医中药专业组”,不到40岁的屠呦呦被任命为组长。



1971年下半年的一天,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的几句话触发了她的灵感:“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绞汁”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这是否为了避免青蒿的有效成分在高温下被破坏?

屠呦呦开始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提取青蒿,并终于在1971年10月4日从中药青蒿中获得具有100%疟原虫抑制率的提取物,取得中药青蒿抗疟研究的突破。后来又经去粗取精,于1972年11月8日得到抗疟单体——青蒿素。在其后的临床观察中,屠呦呦不仅带头试服,还亲自携药去海南昌江疟区现场,验证治疗效果。

可惜的是,在由中国中医研究院申报获批的新药证书上,却没有屠呦呦的名字。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曾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位和留洋背景是“文革”前的历史条件所致,落选院士则值得探究。


青蒿



原方如下
《肘后备急方》卷三
——治寒热诸疟方


属性:治疟病方。鼠妇,豆豉二七枚,合捣令相和。未发时服二丸,欲发时服一丸。

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又方用独父蒜于白炭上烧之,末。服方寸匕。

又方五月五日,蒜一片(去皮,中破之,刀割),合容巴豆一枚(去心皮,纳蒜中,令合)。以竹挟以火炙之,取可热,捣为三丸。未发前服一丸。不止,复与一丸。

又方取蜘蛛一枚,芦管中密塞,管中以绾颈,过发时乃解去也。

又方日始出时,东向日再拜,毕正长跪,向日叉手,当闭气,以书墨注其管两耳中,各七注,又丹书舌上,言子日死,毕,复再拜,还去勿顾,安卧勿食,过发时断,即瘥。

又方多煮豉汤,饮数升,令得大吐,便瘥。

又方取蜘蛛一枚,着饭中合丸吞之。

又方临发时,捣大附子下筛,以苦酒和之,涂背上。

又方鼠妇虫子四枚各一,以饴糖裹之,丸服,便断,即瘥。

又方常山(捣,下筛成末)三两,真丹一两。白蜜和,捣百杵,丸如梧子。先发服三丸,中服三丸,临卧服三丸,无不断者。常用,效。

又方大开口,度上下唇,以绳度心头,灸此度下头百壮,又灸脊中央五十壮,过发时,灸二十壮。

又方破一大豆(去皮),书一片作“日”字,一片作“月”字,左手持“日”,右手持“月”,吞之立愈。向日服之,勿令人知也。

又方皂荚三两(去皮,炙),巴豆一两(去心皮)。捣,丸如大豆大。一服一枚。

又方巴豆一枚(去心皮),射如巴豆大,枣一枚(去皮)。合捣成丸。先发各服一丸如梧子大也。

又方常山、知母、甘草、麻黄等分。捣蜜和丸如大豆。服三丸,比发时令过毕。

又方常山三两,甘草半两。水酒各半升,合煮取半升。先发时一服,比发令三服尽。

又方常山三两(锉)。以酒三升,渍二三日,平旦作三合服。欲呕之,临发又服二合,便断。旧酒亦佳,急亦可煮。

又方常山三两,秫米三百粒。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之服,至发时令尽。

又方若发作无常,心下烦热。取常山二两,甘草一两半。合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当快吐,仍断,勿饮食。

老疟久不断者。常山三两,鳖甲一两(炙),升麻一两,附子一两,乌贼骨一两。以酒六升,渍之,小令近火,一宿成。服一合,比发可数作。

又方藜芦、皂荚各一两(炙),巴豆二十五枚。并捣,熬令黄,根据法捣蜜丸如小豆。空心服一丸,未发时一丸,临发时又一丸,勿饮食。

又方牛膝茎叶一把(切)。以酒三升服,令微有酒气,不即断。更作,不过三服而止。

又方末龙骨方寸匕。先发一时,以酒一升半,煮三沸。及热尽服,温覆取汗,便即效。

又方常山三两,甘草半两,知母一两。捣蜜丸。至先发时,服如梧子大十丸,次服减七丸八丸,后五六丸,即瘥。

又方先发二时,以炭火床下,令脊脚极暖被覆,过时乃止。此治先寒后热者。

又方先炙鳖甲(捣末)方寸匕。至时令三服尽,用火炙,无不断。

又方常山三两。捣,筛,鸡子白和之丸。空腹三十丸,去发食久三十丸,发时三十丸,或吐或否也,从服药至过发时,勿饮食。

治温疟不下食。知母、鳖甲(炙)、常山各二两,地骨皮三两(切),竹叶一升(切),石膏四两。以水七升,煮二升五合。分温三服。忌蒜、热面、猪、鱼。

治瘴疟。常山、黄连、豉(熬)各三两,附子二两(炮)。捣,筛,蜜丸。空腹服四丸,欲发三丸,饮下之,服药后至过发时,勿吃食。

若兼诸痢者。黄连、犀角各三两,牡蛎、香豉各二两,并熬龙骨四两。捣,筛,蜜丸服四十丸。日再服,饮下。

无时节发者。常山二两,甘草一两半,豉五合。绵裹,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再服,快吐。

无问年月,可治三十年者。常山、黄连各三两。酒一斗,宿渍之,晓以瓦釜煮取六升。

一服八合,比发时令得三服。热当吐,冷当利,服之无不瘥者,半料合服得。

劳疟积久,众治不瘥者。生长大牛膝一大虎口。以水六升,煮取二升。空腹一服,欲发一服。

禳一切疟。是日抱雄鸡,一时令作大声,无不瘥。

又方未发,头向南卧,五心及额舌七处,闭气书“鬼”字。

咒法。发日执一石于水滨,一气咒云,眢眢圆圆,行路非难,捉取疟鬼,送与河官,急急如律令,投于水,不得回顾。

治一切疟,乌梅丸方。甘草二两,乌梅肉(熬)、人参、桂心、肉苁蓉、知母、牡丹各二两,常山、升麻、桃仁(去皮尖,熬)、乌豆皮(熬膜取皮)各三两。桃仁研,欲丸入之,捣筛,蜜丸,苏屠臼捣一万杵。发日,五更酒下三十丸,平旦四十丸,欲发四十丸,不发日空腹四十丸,晚三十丸,无不瘥。徐服后,十余日吃肥肉发之也。

凡见疟。白驴蹄二分(熬),大黄四分,绿豆三分(末),砒霜二分,光明砂半分,雄黄一分。捣蜜丸如梧子。发日平旦冷水服二丸。七日内忌油。


附方《外台秘要》治疟不痊。干姜、高良姜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水一中盏,煎至七分服。

《圣惠方》治久患劳疟、瘴等方。用鳖甲三两,涂酥炙令黄,去裙为末。临发时温酒调下二钱匕。

治疟。用桃仁一百个,去皮尖,于乳钵中细研成膏,不得犯生水,候成膏,入黄丹三钱,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丸,当发日,面北用温酒吞下。如不饮酒,井花水亦得。五月五日午时合,忌鸡犬妇人见。

又方用小蒜不拘多少,研极烂,和黄丹少许,以聚为度,丸如鸡头大,候干。每服一丸,新汲水下,面东服,至妙。

服务华人社会,打造交流平台,架设中巴新友谊金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图文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CopyRight 2016 巴新中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2021023911号-1  技术支持:金纯.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