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数据竟让全球如此恐惧!几张图告诉你真相

[复制链接]
查看: 3736|回复: 0

5743

主题

6623

帖子

22万

积分

管理员

网站创始人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8630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16 11:45:1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今天在新闻发布会上称,中国一季度GDP增长6.7%,符合市场6.7%的预期。但这一增速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6.8%,且创2009年一季度以来最低增速。

盛来运称,中国一季度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经济出现阶段性筑底迹象。短期中国经济阶段性可能呈现U型、W型,中长期走势可能是近似的L型。用四句话16个字来概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运行平稳、结构优化、亮点纷呈、好于预期。

他表示,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良好,一些主要指标出现积极变化,稳中有进态势持续。但必须看到,我国正处在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结构调整阵痛仍在持续,下行压力不容忽视。

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585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803亿元,同比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59510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90214亿元,增长7.6%。

以2015年价格计算,今年一季度GDP增量为9851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22亿元。

中国经济增长正在向潜在增长率收敛,有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条件。中国需求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质量都在提升。

2015年全年GDP增速为6.9%,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在6.5%-7%之间。

中国GDP季度增速(数据来源:东方财富)

高层频频吹风
在GDP数据公布前夕,高层频频吹风称一季度经济好于预期,能实现“开门红”。

央行副行长易纲隔夜在华盛顿参加IMF春季会议间隙表示,他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6.5%-7%很有信心。从第一季度数据、用电量等指标来看,中国经济“相当强劲”。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上周称,中国一季度经济指标出现较多向好变化,总体形势好于预期。

发改委本周发布会上称中国一季度经济实现开门红是“实事求是、有充分依据的”,其新闻发言人用六个“升”阐述好的方向和积极变化:

投资增速有所回升,价格水平有所回升,企业利润由降转升,房地产市场交易量明显回升,财政收入增速回升,以及市场预期有所回升。

宏观数据回暖

从宏观数据来看,经济企稳不断得到验证。以下是华尔街见闻总结的近期公布的经济指标:

3月制造业PMI为50.2,自2015年8月以来首次回到荣枯线以上;3月PPI环比上涨0.5%,是2014年1月以来首次转正;

2、3月CPI同比均上涨2.3%,其中3月通胀水平低于预期,滞胀短期证伪;

前2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4.8%,为去年6月以来首次月度正增长;

3月出口暴增逾10%,进口降幅大幅缩窄。

1-3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10.7%,预期10.4%,1-2月10.2%。

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10.5%,预期10.4%。1-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10.3%,预期10.2%,1-2月10.2%。

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6.8%,预期5.9%。 1-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5.8%,预期5.5%,1-2月5.4%。

未来中国经济怎么走?部分人士认为中国经济会V形反弹,但更多的辩论还是集中在经济到底是呈现“L型”还是“U型”态势。

经济L型

《人民日报》在年初刊文称,在当前全球经济和国内经济形势下,国民经济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实现V形反弹,可能会经历一个L型增长阶段,为下一阶段的发展积蓄能量。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认为,因为中国政府的工作重心是推动经济增长模式更具可持续性,因此不会出台“强有力”的经济刺激,要对“长期”的L型复苏做好心理准备。

央行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认为,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要从高速向中高速转。在新常态中,L型的增长是一个必然趋势。中国到十三五6.5%的增长速度将来到 十四五期间可能还要下降速度,可能到5%左右,这是一个大的趋势。在新常态中,L型的增长一定有波动。并且,我们从2016年第一季度到2018年的第一 季度,将进入新常态繁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认为,中国经济已经非常接近底部了,一季度的变化很难确认,我们还是要进一步确认。当然,触底以后是怎么一个状况,有人说触底了会不会大幅度反弹,不会的。触底的含义就是不会更低了,它将来最可能的形态就是一个大的L型,L型的底 部有一个小的“W”型,就是一些小的波动。如果能进入这样的平台以后,这个平台维持5-10年的时间,这样我们中长期发展目标还是有一个比较好的。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认为,目前中国还没到谈复苏的时候。中国现在正处在增速换档,从快速下滑期进入一个缓慢的探底期。未来3-5年中国经济都可能是L 型,因为中国还没有经历一轮完全的去产能和去杠杆,我们还不具备再出发的能力。同时,以中国目前的家底,再托底1-2年问题不大,经济走势更接近于底部的W型。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称权威人士对“防风险就是稳增长”有先见之明,经济走势“L型”,改革的阵痛不可避免,改革的窗口期不会一直开着。

经济U型

《人民日报海外版》1月11日发声驳“看空中国论”称,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不变,2016年下半年或将迎来“U型”回升。判断中国经济是否“硬着陆”,不能基于短期的波动和困难,看待中国经济要多点耐心。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认为,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U形探底阶段,如果今年去库存、去产能及国企改革政策能够落地,预计今年底到明年初,增长速度下行将终止。预计2016年全年增速是6.8%,2017年GDP可能回到7%甚至更高。

4月12日,国泰君安策略团队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发出“经济从L形走向U形复苏”的判断,报告称,随着国际油价重回40美元通道,PPI未来迅速转正的速度将超出市场预期,中国的工业品价格长达4年之久的通缩格局正出现拐点,而在真实利率水平改善的驱动下,将极大改善经济复苏弹性,驱动经济从L型走向U形之旅。

为什么世界上那么多国家畏惧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看完这个你就明白了!

下面这些数据,你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在世界中的体量及贡献度。

中国混凝土的消耗量占世界总量的60%;

中国人消耗全球50%的猪肉;

中国从澳洲、美国和加拿大进口的小麦占进口总量的90%;

中国铜消耗量占世界48%,煤炭占49%,大米占30%,铝占54%,镍占50%,钢铁占46%,铀占13%,玉米占22%,黄金占23%,原油占12%,小麦占17%。

2014年中国GDP首次超过10万亿美元,约为10.4万亿美元,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GDP迈入10万亿美元俱乐部的成员。中国这么庞大的经济体要发展,自然离不开要消耗许多大宗商品。中国混凝土的消耗量占世界总量的60%,据比尔-盖茨的GatesBlog,中国3年消耗的水泥量比美国整个20世纪消耗的水泥量还要多。

中国铜消耗量占世界48%,消耗煤炭占49%,大米占30%,铝占54%,镍占50%,钢铁占46%,铀占13%,玉米占22%,黄金占23%,原油占12%,小麦占17%。消费这么大量的资源,中国当然要靠进口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下面我们就看看中国从那些国家进口了那些重要物质。

1、中国人消耗全球50%的猪肉

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Nederland)此前称,全球的猪肉,有一半进了中国民众的肚子里。但中国国内猪肉主要由小农供应,养殖成本较高,因此国内生产的猪肉价格较高,所以中国需要进口猪肉。

2014年欧盟对中国的猪肉出口略有增长,增至368700吨,占对华出口市场的65%。欧盟中向中国出口猪肉的主要国家是西班牙、丹麦、德国以及英国。

猪内脏进口量在2014年略有增加,但仍旧低于2012年的水平。亚洲的消费者偏爱动物内脏的产品和肉块产品,而西方人却不喜欢吃动物的内脏,所以这些东西在西方比较便宜甚至一文不值。因此这些在北美和欧盟没有多大价值的产品在中国有着利润丰厚的市场。

2、中国从澳洲、美国和加拿大进口的小麦占进口总量的90%

虽然中国小麦进口数量年度差别较大,但进口来源国较为集中,中国从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3个国家进口小麦的数量达到90%以上。中国进口的小麦主要是国内产量不足的优质小麦,主要有加拿大硬质红春麦、澳大利亚硬质白麦、美国硬红冬麦和美国软红冬麦等。

随着进口量的剧增,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也随之大幅度上涨,与国内小麦价格差距缩小,价格优势消失,我国小麦库存量庞大,如果国际小麦价格高涨,我国政策性进口国际小麦的可能性极低。因此,国际小麦价格高低是影响我国小麦进口量的重要因素。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国际小麦价格也大幅下降。芝加哥小麦自2013年以来已经下跌近50%。下面我们再看看中国进口大米的状况。

3、国内米价一度比越南米价高50%

据FT文章,中国2013年成为全球大米第一大进口国,中国之所以进口大米主要是国内大米价格较高,例如中国国内的大米一度要比越南大米高出50%左右。

据柬埔寨政府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的大米进口量激增,帮助提振柬埔寨2015年大米出口增加。2015年柬埔寨向50多个国家出口538396吨大米,比2014年的387061吨增长约39%。中国是柬埔寨大米的头号买家,其次是法国和波兰。

2014年前9月我国大米进口主要原产国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前9个月,我国自越南、泰国、巴基斯坦3个大米主要来源地的进口量共计179.44万吨,占比98.25%

美国农业部此前数据显示,1998年,中国是世界第四大的大米出口国,出口量占全球市场的14%。然而过去三年里,中国变成了大米净进口国,积极从越南、巴基斯坦和缅甸等国进口水稻。

4、美国、巴西、阿根廷种植转基因大豆

中国对大豆的消耗量大概占全世界消耗总量的22%。可以说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比较高,主要原因是:1)中国大豆消耗量逐年增加;2)中国国大豆产业萎缩。目前中国的大豆进口主要来自美国、巴西、阿根廷这三个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这三国国内都已经批准转基因大豆的种植。

据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局数据,2015年中国植物油大豆占比为44%,菜籽油占比为23%,棕榈油占比18%,花生油占比8%,棉籽油占比4%。由此可见中国植物油大部分来自于大豆。

但是中国传统大豆的出油率却远没有进口的转基因大豆有竞争力。有研究表明,国产大豆的出油率为16%到17%,而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出油率一般在19%到22%。这也是中国从国外进口大豆的主要原因之一。

5、我国石油依存度逼近60%

2013年10月,中国正式超过美国的每日624万桶,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石油净进口国。2015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石油净进口约为3.08亿吨,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9.5%。

据2014年美国霍普金斯学会报告,中国进口的石油19.8%来自沙特阿拉伯,12.3%来自安哥拉,10.9%来自伊朗,7.8%来自俄罗斯。但是由于2015年国际油价低迷,俄罗斯遭到欧美等国的经济制裁,俄罗斯扩大原油出口,俄罗斯数次超越沙特成为中国第一大原油出口国。

据能源视线估计,如果中国的目标是储备相当于90天进口量的原油,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将需要5.4亿至6亿桶。通过计算我们发现,中国要想达到战略石油储备的目标,还需要再建能够存储1.4亿桶左右原油的储备库。

写到此,也许会有人问,中国为什么不自己开采石油。中国不自己开采石油大概有2个原因:1)中国原油开采的成本太高了,据FT此前估计中国开采一桶原油的成本在50美元左右,而目前国际油价在每桶30多美元;2)中国的石油储备量不够多,不能够长期支撑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中国除了要进口以上5种大宗商品外,中国还大量进口鸡蛋、奶粉、化肥甚至是种子。

中国为什么会大量进口商品和原料呢?大的原因有2个:1)国际分工的结果,中国进口那些自己生产成本会比较高的产品,出口那些自己生产成本比较低的产品,这样能够提高效率;2)全球自然资源分配不均衡,例如中国盛产稀土等稀有资源,中东盛产石油,所以中国出口稀土,进口石油,沙特出口石油。

大量地进口原材料和其它商品,既有利也有害,有利的一面就是可以降低成本,不利的一面就是,会导致自己依赖它国。从哪个国家进口大宗商品,中国经济就在某种程度上对于这个国家产生了依赖。而那些被依赖的国家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掌握着中国经济的命脉。

服务华人社会,打造交流平台,架设中巴新友谊金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图文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CopyRight 2016 巴新中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2021023911号-1  技术支持:金纯.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