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人为什么越来越容易得癌症?

[复制链接]
查看: 4879|回复: 0

5740

主题

6620

帖子

22万

积分

管理员

网站创始人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8604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18 18:33:3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十几年来,癌症有如邪恶精灵突然从潘多拉魔盒里窜出来,在人们身边肆虐开来。

文︱王晓

“去年我们医院门诊量有70多万,我2008年来的时候才二三十万,每年近十万的增长,”全国肿瘤登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副主任代敏感叹,“太不可思议了。”

中心公布的《2015年肿瘤登记年报》显示,2011年中国新增癌症病例约337万例,相当于每分钟就有6个人得癌。按照惯例,2015年年报的数据是依据2000年到2011年的数据作出的趋势分析。而该中心向本刊提供的最新数字显示,2015年,全国癌症发病率为429.2万例,其中肺癌发病率为73.33万例,居首位。

“2000年以前,我们讨论比较多的是传染病的事,慢性病是2000年以后才开始说得多起来”,代敏预计,未来一二十年,癌症发病率还会持续走高。

1
穷癌,富癌



中心提供的数字显示,遗传对于癌症的贡献率不足20%,其他80%以上是生活方式等因素。世卫组织认为,40%以上的癌症是可控的。

中心的数字来自全国300多个肿瘤登记点。这些登记点分布在农村和城市,前者到县一级,后者到区一级,按照规范化流程和方式来收集肿瘤信息,能覆盖10%—20%的人口。

收集上来的数字在全球也位居高位。

世界卫生组织此前发布研究报告称,2012年,中国的发病个案几乎占了全球一半,高居首位,并预测2035年全球新癌症病例将增加近一半。

在代敏看来,全球癌症高发,和老龄化程度增长有关,中国显然未能幸免。

印度裔美国医生悉达多·穆克吉在《众病之王:癌症传》中指出,癌症之所以在历史上缺位,首先就是因为这是一种和年龄相关的疾病,其发生率呈指数性地随年龄增加。比如患乳腺癌的概率在30岁左右的妇女中是1/400;而70岁左右的妇女,每9人中就会有1人患乳腺癌。在古代社会,人们长期受到肺结核、霍乱、天花等疾病的威胁,往往还没得癌症,就死掉了。

癌症被科学家们认为是一种现代病,是“典型的属于20世纪的苦难”,是“过度”的变态。它侵入组织,在敌对的环境下,建立领地,在某一器官中寻觅“庇护所”,然后转移到其他器官。它疯狂地求生存,寸土必争,还具有防御意识。如果说人们在寻求长生不死的话,那么,癌细胞也在寻求长生不死。

在中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癌症谱系也发生了变化。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还是以消化道癌症为主,即“穷癌”,2000年以后,开始向发达国家靠拢,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上升较快。到现在,肺癌位列男性发病和死亡率第一位,女性发病首位则是乳腺癌,基本和全球保持一致。若按照城市和农村划分,在2015年总发病率上,城市比农村高出32万。



很显然,这一数字佐证了“癌症和生活水平提高有关”的说法。“癌症相关因素在城市聚集比较多,比如胖的人多,生活压力大的人多,快速富起来的人多,且老龄化程度相对比较高”,代敏告诉本刊记者,但若从死亡率上比较,农村则高于城市。毕竟,肿瘤的有效化治疗、规范性治疗在农村还比较差。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仍然被公认为导致癌症高发的原因之一。

中心提供的数字显示,遗传对于癌症的贡献率不足20%,其他80%以上是生活方式等因素。世卫组织认为,40%以上的癌症是可控的。在中国癌症主要危险因素归因危险比上看,病毒感染、吸烟、水果摄入偏少、饮酒、蔬菜摄入偏少、职业均榜上有名。比如吸烟,30%以上的肿瘤是吸烟引起的。具体到肺癌,百分之七八十和吸烟有关。

具体到癌症在各个省份的分布及种类,则还没有来自官方的权威数据。

“各个地区的标准不一样。比如北京做得好些,是全人口覆盖,但河北可能只有几个点的数据,这就不那么可比,”代敏说,要等到最新版的癌症地图出炉后,才可以清楚地进行比较,“要把各地数据调整到同一个水平去比,各个癌种的情况等等就很清楚了。源数据来自我们,但还需要中科院等机构配合,工作量非常大。”


2
环境致癌?






距北京43公里的河北省廊坊市夏垫镇二里半村,村民冯军为水污染一事奔走了十年整。

15年前,冯军承包了一个鱼塘。几乎与此同时,一家轧钢厂也建起来。该厂的污水排放管道距他家的水井只有三四十米。2006年,冯军的大女儿患上了急性白血病。次年6月,大女儿病逝。

冯军将其归因为轧钢厂排放含砷、锰的污水污染。此后十年,他不断上访、求助各种媒体,甚至挨家挨户进行调查,做了一张近十年因癌症致死的名单,有30多人。在他看来,这该称得上“癌症村”了。

近十几年来,“癌症村”三个字频频见诸媒体,亦有人总结出中国十大“癌症村”。

在民间,有关“环境是否致癌”的调查研究悄然展开着。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教授、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杨功焕和她的团队曾用八年时间完成了《淮河流域水环境与消化道肿瘤死亡图集》。

以淮河一级支流沙颍河流经河南沈丘县为例,2004年到2006年,研究人员发现,当地的儿童(恶性)肿瘤死亡率是188.81/10万,同期全国平均水平是120/10万左右。而在改革开放前,沈丘县却是个没有污染的典型农业县,肿瘤死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杨功焕等人在每一个沿河流域调查点,除搜集当地居民的饮食、饮水、抽烟、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等数据,还会找到周边远离河道,农田灌溉及饮用水不是来源于淮河水的地方作对照。等量的人,跟踪监测同样的指标。

同样以沈丘县为例,三年数据比较下来,在饮食、烟酒等习惯相当的两组人中,研究区消化道肿瘤(如食管癌、胃癌)患病率,相当于对照区的5倍。

杨功焕认为,这一比对使得水污染的致病因素明显浮出。

她的研究可以看做目前学术上对“癌症村”最权威的解释。甚至在环保部2013年2月份发布的《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中,也首度承认了“癌症村”的存在。然而,在历年全国肿瘤登记年报中,始终未找到这一描述。

对于“癌症村”的说法,代敏显得格外谨慎。“我们一般比较回避。从现有数据看,癌症发病率和环境之间关系的数据比较缺乏”,她给出的理由是,这需要大量数据支持,尤其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想得到这种观点性结论,需要样本相当大,“所以我不敢妄议其中关联度有多大,但是又不能否认,因为危险因素上来讲,是有机制存在的。”

而大量前瞻性研究之所以难以开展,则由于环保部和卫生部一直没有建立起合作机制。

“据我们了解,这些数据的监测环保部都比较少,他们下属的一些部门数据又不一定都开放。他们有环保数据,我们有疾病数据,但这两个部门的合作机制在中国几乎是不存在的,”有相关人员对本刊指出,“我们只是看到在一个地方,病例聚集性出现了。但是否和环境污染有关系,这个不清楚。”

至于人们普遍关心的雾霾和癌症之间的关系,代敏明确认为,至少目前的肿瘤高发和雾霾无关,“肿瘤不是三五年长成的,尤其是肺癌,怎么也需要十年二十年。而北京的空气雾霾大概是从2008年以后才比较严重的,如果之后的五到十年,发病率一下子上去了,这个肯定和雾霾有关。”

3
死亡率有望降低?



肺癌筛查在美国帮助其降低了20%的死亡率。代敏曾经想过,美国的机制是否可以在中国复制,但她很快发现根本没这个可能。

另一个摆在中国肿瘤研究人员眼前的难题是,癌症在中国的高死亡率。



2015年,全国癌症死亡病例数为281.4万例,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0%。这其中有癌种的关系。在欧美国家,高发的癌症除肺癌外,还有甲状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原本预后生存会比较好。而在中国,按照发病率排名,男性前五位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女性为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胃癌和肝癌,预后情况很不乐观。

此外,代敏看来,是在原本严峻的情况下,没有做到早期发现和诊断。

“老百姓首先没这个意识,不认为肿瘤可以早发现。二是认为自己和肿瘤没关系,觉得是盲目宣传,提起来还挺晦气。三是缺乏整体机制,付费机制没有,服务机制也没有。所以等发现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了。”据代敏透露,在医科院肿瘤医院例年体检中,总能发现肿瘤病例,但因为发现及时,预后都比较好。

代敏在采访中提到她在美国的经历。美国的全科大夫会定期提醒你去做肿瘤筛查。因为一旦到了晚期,医保公司是要付费的。保险公司不允许你不做,政府也不允许。这样的筛查通常由专业医生来做,并且可以理所应当地向老板请假一天。

事实证明,早期筛查是有效果的。肺癌筛查在美国帮助其降低了20%的死亡率。在中国,食管和胃的筛查,同样可以降低30%—40%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代敏曾经想过,美国的机制是否可以在中国复制,但她很快发现根本没这个可能。

“它所有的调控都是保险公司调控。刚才说的筛查,全是医保在支撑。你去不去参加筛查是全科大夫或者妇科大夫的服务内容,这对医务人员来讲,是他们工作量和信誉的评估。医务人员不会去开额外的单子,因为这部分由保险公司来评估。保险公司参照的是每年都要出的国家规范化诊疗指南。符合指南的能报销,不符合的不能报。而哪个大夫开的单子有问题,又要影响他的信誉。”代敏解释道,中国的医保体系尚不完善,无法支持如此复杂的工作。

不过,除了以上看似悲观的情况外,也有让人稍为宽慰的趋势。

“我们预测,随着老百姓健康意识的提高,政府开始推的一些筛查项目,以及医学发展和对医务人员不断培训,未来癌症发病率继续升高的同时,死亡率会减少”,代敏说,这又会衍生出另一个问题——这部分人活着,但丧失了劳动能力。

这一可预见的未来让人想起著名电影导演路易斯·布努埃尔(LuisBunuel)的话,“更可怕的死亡是那种依赖于现代医学苦苦维持的生命,那种永不结束的慢慢的苟延残喘。以希波克拉底的名义,医生们创造了一种对于人类来说最为精致优雅的折磨:存活”。

4
生存还是毁灭




正版药吃不起,就吃印版药。连印版药也吃不起,只能选择原料药。还有一些什么药都吃不起的人,四处找偏方,蟾蜍、蜈蚣,什么都吃,也因此发生过中毒现象。

生存还是毁灭,也成了摆在许多癌症晚期患者面前的选择题。

“你们知道吗?我连自杀的工具都准备好了,父母每天抱着我让我为他们坚持,其实我也是怕死的,只是觉得疼痛和现在活得太不像个人了”,一个近500人的癌友群里,新入群的小贝连发了几段话。

小贝还不到30岁,浙江人。2013年3月底,因一场意外的小车祸去拍腿部X光片。拍片时,她撒娇卖萌地求拍片大夫顺便拍下肺。结果出来后,她被要求复查,小贝没当回事。4月1日,她一个人跑去做了CT,抽了血,这才得知命运和她开了一个大大的愚人节“玩笑”。

“医生和我父母说已经是晚期,做不了手术,可能只有半年时间”,小贝说,进一步检查发现是中期,而且是个很奇怪的类型,肠型腺癌。所有传统治疗无效。小贝的父母给她用尽了所有医生说的最好的药,由于是进口药,全部自费。原本退休的母亲又重新工作赚钱。

该癌友群群主“温柔姐”解释,在这个群体中,有钱人的选择更多。比如去国外就医或参加国外临床,用上国内没有上市的药。而普通家庭在病情的瓶颈期,可选择范围就比较小,风险也会更大。正版药吃不起,就吃印版药(印度仿制药)。有些患者连印版药也吃不起,只能选择原料药,这就有遇到假药的风险。还有一些什么药都吃不起的人,四处找偏方,蟾蜍、蜈蚣,什么都吃,也因此发生过中毒现象。

“所以我们只能提醒自己,不要病急乱投医,要冷静再冷静。但有时即使提醒了,可能也没用,因为一些忽悠太诱惑想活命的人了,”“温柔姐”说,魏则西事情曝光前一天,群里还有人在问他所做的这种疗法,因为挂牌的都是三甲医院,“其实大家都挺感谢魏则西,如果不是他的事件曝光,可能还有更多病友前赴后继做这样的事。”

尽管已经花掉了几百万,欠了一屁股债,小贝的病还是很快转移到了脑部、支气管和卵巢。而今,家里打算卖掉唯一的房子,到香港给她买目前最好的免疫治疗药,一支3-4万。

癌友群里也不乏一些让人振奋的案例,有人患淋巴癌十年,脑部做了7次伽马刀手术,依然很好地活着;亦有人在身患癌症的同时爬山、骑行、跑马拉松,用各自的方式坚持着。“我们的初衷是什么?是活啊!是活下去啊!”群主“温柔姐”疾呼。

她说自己建群的目的,是要结伴同行,让彼此资源共享,彼此慰藉及分析现状,而不是要让对方成为自己,按照自己的路去走,“选择怎样的路,则交给对方。各人自己的命自己用手心拽着”。

附文:

世卫最新警告:这样喝饮料很可能致癌……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新华视点”


很多人都有喝热饮的习惯,有些人夏天也不喜欢喝冰水。还有不少人喜欢现冲现泡“趁热喝”的茶或咖啡。然而,这其中的隐患可不小。记者今晨从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获悉,该机构发布了最新报告,警告饮用65℃以上的热饮,可能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风险。





世卫警告


喝热饮别超过65℃ 否则或致食道癌

这项最新的评估报告发表在6月15日出版的《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报告指出,在中国、土耳其及南美洲国家的研究发现,这些地区的人们通常习惯饮用65℃或70℃以上的水、咖啡或茶,罹患食管癌的风险也随之提升。

报告称,23名由IARC组织的国际工作小组成员发现,饮用非常热的饮料很有可能导致人们罹患食道癌。而这里的“非常热”是指超过65℃的任何饮料



专家提醒,喝热饮的温度太高,会造成黏膜破坏,反覆黏膜破坏的话,会造成食道细胞癌化的可能性。刚倒进杯子里的热水,实际测量大约80多℃,放在正常室温下,过几分钟,温度会降到65℃,不过专家认为,只要不觉得“烫口”,罹癌风险就能降低。

在此次世卫组织的评估中,非常热的饮料被列入了2A级(很可能致癌),与之被列入同一类的有高温油炸食品和高温油烟等。而去年备受争议的红肉也属于这一归类中。

报告信息中,IARC表示,上述这一结果是基于流行病学研究有限的证据得出的。研究表示,在罹患食管癌和饮用非常热的饮料间存在着“积极联系”


IARC主任怀尔德博士指出,研究结果暗示,饮用非常热的饮料是很有可能造成食道癌的一个原因,而致癌的原因在于其本身的温度,而不是饮料本身。

研究项目副主任卢米斯表示,温度高的饮品足以烫伤喉咙,可能导致肿瘤。多项试验也显示,65℃-70℃的热饮会导致老鼠长出食道肿瘤。


千余案例


罹患癌症风险 随饮品温度上升而提高

大多数的食道癌案例发生在亚洲、南美和东非部分地区。这些地区的人们普遍饮用非常热的饮料。而在欧洲和北美,人们饮用咖啡和茶的温度通常在60℃以下。

对于为何确定是热饮温度本身而不是饮料本身造成的癌症风险,IARC解释称,研究人员根据1400例食管癌的流行病学案例的评估,结果发现癌症的风险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提升。例如饮用非常热的南美草本茶,相比于饮用温的南美草本茶,有着明显的致癌风险提升。


食道癌是全球第八位最常见的癌症,也是致死率较高的主要病因。据统计,2012年约有40万食道癌死亡案例,占全部癌症死亡案例的5%。而食道癌案例中可能与饮用热饮相关的案例的比例尚不得而知。

另有研究显示,中国人的消化道肿瘤明显高于西方人,就是与中国人多喜热食,一日三餐均喜配以热汤有关。

怀尔德博士强调,吸烟和饮酒是导致食道癌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很多高收入国家。但是绝大多数的食道癌发生在低收入或者是中等收入国家。戒掉烟酒与避免饮用热饮,在防癌上同样重要。


咖啡“降级”


从可能致癌改为“未知” 与染发剂为伍

值得注意的是,世卫的报告给爱喝咖啡的人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咖啡在此次的评估中“不升反降”,从2B级(可能致癌)降至“未知”一级。

很多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饮用咖啡并不会诱发产生胰腺癌、乳腺癌或前列腺癌。反而,一些研究表明,饮用咖啡反而会降低罹患肝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而早前饮用咖啡“导致膀胱癌存在有限证据”这一点也变得薄弱,也不再是决定咖啡造成膀胱癌的可能因素。

但是IARC指出,咖啡被列入“未知”并不意味着这一物质就一定安全,只是意味着现有的科学数据还无法能够对其是否致癌下定论。


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致癌物清单中,“一类致癌物”多达118种和“可能致癌物”369种,另外还有502种“未知”。

对照一下,有没有你爱吃的东西以及习惯“中招”!

1级:致癌物

◆  “咸鱼”,并特别注明“中国式”。


◆  甲醛、二噁英、黄曲霉素、亚硝胺等化学物质。

◆  吸烟(包括二手烟和无烟型烟草)、酒精饮料中的乙醇、(与摄入酒精饮料相关的)乙醛、室内烧煤产生的气体、室外空气污染。


◆  X射线、伽马射线、太阳辐射和紫外线晒黑装置,也就是国外常见的仿日光浴美黑床。

◆  修鞋制鞋业由于其产生的皮革碎屑,家具制造业由于其产生的木屑,以及橡胶工业都被列入“致癌类”行业。

2级:可能致癌物
2A级:“很可能致癌”

◆  氯霉素、丙烯酰胺、高温油炸食品、工艺玻璃、非含砷杀虫剂等。


2B级:“可能致癌”

◆  咖啡、腌菜、汽油、氯仿、敌敌畏、铅及其无机化合物、手机辐射、黄樟素等。


◆  此外,木工活、干洗业、消防员工作等行业也被列入了这一分组,成为“可能致癌”的职业。

3级:未知
◆  咖啡因、茶、染发剂、油墨、水银、原油、聚乙烯、氯化饮用水、安定、静电磁场、糖精及其盐、三聚氰胺、包括硅胶塑胸在内的整形手术等。

看完赶快转给家人和朋友吧,过烫的食物或饮料一定要先放一会儿,千万别再劝别人“趁热吃”或“趁热喝”了!

服务华人社会,打造交流平台,架设中巴新友谊金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图文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CopyRight 2016 巴新中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2021023911号-1  技术支持:金纯.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